教育是生发人格的土壤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6-03-08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蔡达峰,全国政协常委、民进中央副主席、复旦大学教授

    近几天,在政协大会驻地,两次听到几位委员说起学生轻生的事,从个案谈到了健康、心理、生命、家庭、教育等问题。会间交流就是这样,不以解决某个问题为目的,有感而发,话题不断演变。当然,如果想要众人商议出一个结论,还得开专题会议,还得选大家想要解决的问题,还得选善于解决这个问题的人。

    交流沟通总是有意义的。留心追溯一下委员们讨论中涉及的关键词,还是会看到一定的关联性,还是可以发现各种关注点、见解,而且是各自的第一反映和看法,很真实、很直接。比如,学生轻生的原因,既有直接、特定的因素,也有间接、综合的因素,包括健康、心理、生命、家庭、教育等。

    大家的议论,引发了我的思考。有人说,生命意识要从小培养,家长的影响力至关重要。我觉得有道理,但并不认为这是决定性的,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,也可能有着相似的生命态度。有人可能会说,死都不怕的人,还会怕什么?我也觉得有道理,但转念一想,那何必怕活下去呢?承受痛苦、解除痛苦,不是更勇敢吗?诸如此类的问题,在心理学和哲学上,都有理性的论述,不是常识所讲的那样简单。我没有能力去深究,既感到自己在生活认知上有不足,作为家长和教师的能力上有不足,也感到社会环境上存在的一些不足。

    但我还是愿意借这个机会,聊一下生命意识的话题。作为一名教师,我想说的是:个人对生命价值或生活质量的把握,取决于人格的健全程度。培养健全的人格,实在是教育界最应该重视的责任。人的生命活动就是生活,人的生活轨迹就是人生,它们本质上是一回事。人把握自己的生活,就得处理自身生理、内心和言行的关系,处理自己与财富、他人的关系。既然要处理,就会有价值标准。价值追求不同,衡量标准不同,处理的结果就不同。这个标准就是人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要求,就是人格。人的一生,面对无尽的问题,不培养健全的人格,怎么会有妥善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,怎能有真正的满足感?

    人格不是先天的,不会自然进化。其发育程度,取决于教育。如果从小受到启蒙,持续得到培养,逐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,内外促进,它才会不断健全。这种培育,不是凭经验和说教,而是靠有先进文化支撑的教育,靠富有良知和理性的教育家和学校,靠按照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构建起来的国民教育体系,包括小学的养成教育、中学的成人教育和大学的通识教育等。教育强则少年强,少年强则国家强。教育与人格,如同体育与体格,前者以后者为本。不致力于人格的健全,不追求生活真谛和生命价值,与世俗同好,何谈教育之强?与增强学生的生命健康、生活信心和能力的需要相比,与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苦恼的迫切性相比,那些打着教育名义,实则追求成绩的行为,比如应试教育中的考分,学生书包的重量乃至学校的排名等,都只是功利和表面的。